1月10日上午8:30,环境艺术工程学院(以下简称“环艺学院”)2025届毕业集中答辩展示汇报在学校报告厅东厅举行,为莘莘学子的校园学习生涯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也为他们迈向专业领域开启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此次答辩不仅是五年知识积累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检验,更是一场专业交流与思想碰撞的盛宴。学院陶敏芳院长、许松副院长、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以及2025届全体同学参加,本次活动由环艺教研室主任顾朦老师主持。
首先,陶敏芳院长致辞,强调本次的集中答辩是给下午的分散答辩做好示范作用,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,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待论文答辩,并预祝答辩同学顺利通过。接着,王鑫老师对本次答辩安排和要求进行了介绍,并公布了延迟答辩名单。
答辩现场,19个组答辩同学按照随机抽取的答辩顺序进行依次公开答辩,分别对各自的毕业论文的内容和设计进行阐述。他们围绕环境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,每个同学按照答辩的要求从项目背景、地理环境、设计原则、项目调研、元素推导、草图呈现、效果图和材料图分析、灯光分析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,所有同学结合自己的毕业动画更加生动的阐述自己的观点,使展示效果达到最优化。
期间,所有答辩组教师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汇报和陈述,翻阅了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展册,并进行提问,对每一个答辩同学就论文的格式问题、论文思路、设计方案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。
最后,许松副院长对25届毕业生的集中答辩情况进行了总结,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论文创作中的闪光点,如设计方案的创新性、对前沿技术的运用等。同时,也精准指出存在的问题,如设计逻辑把握不够清晰、部分同学论文格式不够规范、数据分析深度不足等,并给予详细修改建议。许松副院长强调,毕业论文是环艺学院学习的关键环节,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,在未来工作中保持严谨治学态度,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综合能力。
集中答辩会议圆满结束,集中答辩同学与答辩评委老师合影留念。
下午13:30,25届同学分别在A楼10个分会场进行分散答辩,每个组两位答辩老师,上午答辩的十九位同学作为记录在场旁听,答辩的过程按照上午的总流程顺序进行。答辩老师们听取学生汇报,仔细审阅论文,从专业知识、研究方法、创新思维、实践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提问与点评。
通过本次25届集中和分散答辩活动,可以检验每一位毕业生文本编辑、展册、展板的排版能力,以及LUMION、SU软件和D5软件的切换运用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、灵活运用各种素材和软件的综合素养。展望未来,希望25届毕业生步入职场后,要紧跟行业发展潮流,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设计作品,为美化生活环境、推动行业发展贡献力量。(图/